新闻动态

  • 0406月 法治学院法律硕士教育学院召开审核评估整改中期 “回头看” 动员会

    法治学院法律硕士教育学院召开审核评估整改中期 “回头看” 动员会​ 6月3日,法治学院 法律硕士教育学院根据《西北政法大学审核评估整改中期“回头看”迎评工作方案》文件精神召开审核评估整改中期“回头看”师生动员会。会议由学院副院长淡新昌主持会议,党委书记张学龙、院长陈玺、党委副书记苏丹、办公室主任强乐颖、数字法学教研室主任杨锦帆、军民融合教研室代表李红霞老师、全体辅导员、教务秘书参加此次会议。 会上,副院长淡新昌宣读了《西北政法大学审核评估整改中期“回头看”迎评工作方案》,并将学院层面的工作进行重点阐述和分工。 院长陈玺在动员讲话中指出,学院将以此次审核评估整改中期“回头看”为重要契机,全面深入排查本科教育教学及人才培养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始终秉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的原则,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持续优化教育教学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奋力推动学院事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全新阶段。 学院党委书记张学龙总结强调,各部门要强化责任担当,以“回头看”为抓手,建立常态化整改机制,推动学院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新突破。此次动员会为巩固审核评估整改成果、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凝聚了共识与合力。 法治学院 法律硕士教育学院 2025年6月3日

  • 2704月 我院开展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院内初赛

    我院开展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院内初赛 为深入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4月24日,学院在雁塔校区3号教学楼3604教室进行了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院级路演评比。本次比赛由经济学院赵云君教授,公安学院李永宁书记、国家安全学院李政敏书记担任评委,学院副院长淡新昌主持,教务秘书吕思取负责组织,对11项申报项目展开多维度评审,为参加校级比赛选拔了优质作品。 比赛现场,各参赛团队通过精彩的路演,详细阐述了项目的背景、技术优势、市场前景及未来发展规划等方面。在展示过程中,充分展现了法科研究生对社会问题的敏锐洞察以及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涌现出《ALL—基于Agent的多模态创作平台》《语脉——基于AI的少数民族语言动态采集、分析与传承平台》《胡杨新芽——内初班青少年社会适应赋能计划》《振兴路·青年行——“徽际”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服务有限公司》等紧扣时代需求的选题。 评委老师们针对项目的可行性、创新性、市场定位、商业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细致提问,并提出了宝贵的指导意见,助力各团队进一步优化和完善项目。 此次院级比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优秀项目提供了展示的舞台,也为同学们提供了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后续,学院将对选拔出的优秀项目进行重点培育和指导,推荐其参加更高层次的赛事,期待在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为学院争光添彩。同时,学院也将以此次大赛为契机,持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动创新人才培养工作迈上新台阶。 法治学院 法律硕士教育学院 2025年4月27日

  • 2403月 就业新闻 | 法治学院、法律硕士教育学院组织毕业生参加2025陕西省高校毕业生综合类“校友单位”招聘会

    为进一步丰富毕业生就业资源,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3月22日,我院开展“就业大巴车”活动,组织应届毕业生50余人前往西北大学参加2025陕西省高校毕业生综合类“校友单位”招聘会,学院辅导员老师马军强、李谦盛带队。 在招聘会现场,我院毕业生们携带精心制作的简历,穿梭于各个企业展位前,主动与招聘负责人展开对话,充分了解岗位职责、技能要求、晋升空间及福利待遇等关键信息,展示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争取心仪的工作机会。 “就业大巴车”活动不仅为毕业生们搭建了校企对接平台,助力其深入了解行业需求,还通过动态跟踪、个性化指导等举措,让毕业生们深切感受到学院在就业帮扶中的关怀,有效提升了毕业生的就业信心。 学院始终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构建“需求导向、能力递进、产教互嵌”的协同育人体系,未来将通过拓展校企合作资源库等机制全方位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助力毕业生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目标。

  • 2103月 “一站式”学生社区活动 | 法治学院、法律硕士教育学院举办“璀璨箔艺,非遗中的春分”烧箔画制作主题活动

    3月20日下午,我院在雁塔校区青衿驿站举办“璀璨箔艺,非遗中的春分”烧箔画制作主题活动,本次活动由西安艺舍美学馆韩晨老师主讲。 韩老师向大家简要介绍了烧箔画的历史由来、制作方法及其艺术价值。烧箔画起源于中国南方,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被视为现代烧箔技术的雏形。其作品具有独特的金属肌理感和绚烂的色彩,有较高的艺术观赏价值。这种艺术形式因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被誉为中国金属工艺中的瑰宝之一,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同学们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以金属箔为墨,通过“烧箔、绘制、涂胶、贴箔”四道工序,将春分元素融入创作。用金箔勾勒繁花绽放的图案,箔片在熨烫下呈现孔雀蓝、铜绿等瑰丽色泽,金属肌理与节气意象交织,诠释中式美学的质朴优雅。 我院依托“青衿驿站”学生社区构建浸润式育人场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入研究生美育全过程。以"美育浸润"为切入点,系统提升研究生认识美、发现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核心素养。这一创新实践不仅扎实推进了教育部"五育并举"的育人方略,更通过培根铸魂的文化传承,构建起"课程教学-实践体验-文化浸润"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崇高审美追求的新时代人才。

通知公告

  • 272025-06 关于做好 2025—2026 学年秋季学期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工作的通知

    关于做好 2025—2026 学年秋季学期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工作的通知 各教学单位: 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夯实“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持 续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推进一流课程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做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工作,现将 2025-2026 学年秋季学期线上线 下混合式教学申报工作通知如下。 一、申报时间和范围 申报时间:2025 年 6 月 27 日至 7 月 2 日。 申报范围:2025-2026 学年秋季学期所开课程中,适合线上线下 混合式教学的。 二、申报条件 我校被认定的国家级、省级一流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详见附件 1),我校自建慕课(MOOC)教学资源(详见附件 2)的课程。 必修课线上学时原则上占课程总学时的 20%-50%;选修课除实践 实验课外线上学时不得超过课程总学时的 50%。 三、相关要求 混合式教学是线上网络课堂教学(线上课程)与线下实体课堂教 学(线下课程)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其目的是充分发挥“线上” 和“线下”课堂教学的优势,推动课堂教学变革,改变在传统课堂教 学过程中过分依赖课堂讲授而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认知参与度 不足、不同学生的学习结果差异过大等问题。 开展混合式教学的课程,需及时修订课程教学大纲,注重提升课 程的高阶性、突出课程的创新性、增加课程的挑战度。根据课程大纲 要求,制定准确、详实且与混合式教学安排相符的教学进程。 为保证混合式教学质量,特作如下要求: (一)线上教学活动要求如下: 1.线上教学应选用学校“智学堂”或“超星”教学平台,并完整 地记录学生在线学习情况,体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过程。 2.课程团队应做好课程的教学组织工作,定期发布通知公告,及 时督促学生学习,及时发布作业测验和答疑,定期与学生讨论交流。 同时重视学生学习数据的分析和应用,持续改进教学过程,提高教学 效果。 3.严禁使用腾讯会议等形式直播授课,不允许连续线上授课。 (二)线下课堂教学要求如下: 1.第一周及最后一周必须安排线下授课,告知学生课程要求、授 课计划、学习方式、考核标准及联系方式等相关信息。 2.线下课堂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课程特点和授课需要采取不同 的翻转课堂形式,如启发式、辩论式、探究式、分组研讨式等,鼓励 老师积极探索不同形式的翻转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 3.线下课堂应重点进行知识点的拓展、延伸,增加内容的广度和 深度。 四、审核工作 各教学单位应对授课内容及网络资源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以 及任课教师申报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等进行 严格审核,经学院研究同意后上报教务处复核。7 月 2 日 17:00 前, 各教学单位将经教学院长签字审批的《西北政法大学线上线下混合式 教学审批表》(附件 3)《XXX 学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申请汇 总表》(附件 4)电子版发送至教研科邮箱 zfjyk2273@126.com,纸 质版材料报送至教务处教研科(校务楼b219 室)。 为确保混合式教学工作的实效性和准确性,请各单位在截止时间 前统一提交申请,过后不再受理。 联系人:课程申报 教研科 臧晓昱 88182273 课程安排 教务科 王雨嘉 88182260 附件:附件1:西北政法大学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信息表.xlsx 附件2:西北政法大学慕课统计表.xls 附件3:XXX学院2025-2026秋季学期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统计表.xls 附件4:西北政法大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审批表.docx 西北政法大学教务处 2025 年 6 月 27 日

  • 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监考班车安排表
  • 关于我院期末考试日程、监考乘车统计发布及工作要求的通知
  •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
  • 西北政法大学法律硕士特色方向——国家安全法学方向介绍
  • 关于在我校法律硕士专业拟录取考生中遴选国家安全法方向硕士研究生的通知
  • 关于在我校法律硕士专业研究生中遴选公法与 国家治理方向硕士研究生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