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 2803月 阳春三月花正艳  校地协作谱新篇

    阳春三月花正艳  校地协作谱新篇 3月22日-23日,西北政法大学法治学院、法律硕士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张学龙、副书记苏丹、朱继萍教授及4名研究生赴深圳市光明区司法局、深圳市龙华区大浪街道、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等单位进行走访调研、学习交流,并围绕实践教学、人才培养、学生就业、社会基层治理、纠纷多元化解、诉源治理等方面洽谈交流合作。 3月22日上午,调研工作组一行前往深圳市光明司法局开展调研工作。深圳市光明区区司法局二级调研员魏有东、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主任牟盛如、区法律服务中心副主任陈丹、区民商事调解中心理事长王建红陪同调研并主持召开座谈会。 座谈会上,牟盛如详细介绍了区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近年来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法律服务队伍建设、取得成效、未来发展思路等情况,并邀请学校与司法局就推进法治示范城区建设、筑牢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商事调解规范等方面开展合作。 3月23日上午,调研工作组来到深圳市龙华区大浪街道进行调研考察,与大浪街道街道办事处主任胡舸磊、司法所负责人龙燕倩、综合治理办负责人刘江伦进行座谈交流。     座谈会上,刘江伦就基层社会治理现状及现实问题进行简要总结介绍。他详细阐述了一线工作者在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面临高难度、高压力的现实问题,并对问题的形成原因进行剖析,进而提出了应加强健全矛盾一站式、多元化解决机制。灵活运用“社区发令”工作机制,赋权基层社区发力,针对矛盾纠纷可以定制“个性化”的化解渠道和平台。坚守基层治理的重要三步“打击—疏导—群防群治”,有效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量。 龙燕倩详细介绍了街道办司法所当前开展的社矫安帮工作、 “1+3+N”人民调解工作模式、多维度普法宣传及整合优秀律师资源加强重大行政决策法制把关等多元司法工作创新形式。 大浪街道办事处与朱继萍就基层网格化治理、基层社会组织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朱继萍表示法学教育需要产学研结合,教学与实践结合,希望双方今后加强联系,进一步深化交流合作。 3月23日下午,调研工作组赴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开展调研,南山区人民法院院长马文权、副院长姚鑫、立案庭庭长谢雯琦、立案庭副庭长徐希等参加了调用座谈会。 座谈会上,马文权介绍了南山区法院的基本情况以及南山区法院重视创新诉源治理工作机制的做法,如构建了“1+4+8+N”诉源治理工作新格局,建成了1个非诉多元解纷中心和4个非诉多元解纷分中心,加强与人民调解、商事调解、行业调解、行政调解的多元联动,坚持守正创新,推进高质效司法等,并表示希望加强与西北政法大学在诉源治理研究、干警能力提升等方面的合作。     谢雯琦向介绍了南山区法院构建诉源治理工作新格局的具体情况,如对接8个接到铺设群众“家门口”的解纷站点,在社区、大学城、高新园区、商圈等场所设置了N个解纷服务站点,探索社区微法庭,加大府院联调力度,落实“法庭+街道+行政部门”联动调解机制,探索一审判后调解、执前和解和督促履行新机制,实现调解在审执工作中的全覆盖。 通过本次调研交流活动,为我院积极探索法治人才培养路径提供新思路,为进一步深化学校与法律实务部门合作交流打下良好基础。在今后的法治人才培养过程中,协同创新合作模式,推动法学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做到优势互补、信息共享,将司法实践与法学理论有机结合,切实提高我院法治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培养德法兼修、明法笃行的高素质法治人才。

  • 1603月 法治学院、法律硕士教育学院召开2022年度民主生活会

    法治学院、法律硕士教育学院召开2022年度民主生活会 2023年3月16日下午,法治学院、法律硕士教育学院党委召开2022年度民主生活会,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孙昊亮到会指导,学院党委书记张学龙、院长陈玺、副书记苏丹、副院长淡新昌参加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张学龙主持。 张学龙同志分别围绕基本完成整改任务、需要长期坚持,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的任务和需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的任务通报了法治学院、法律硕士教育学院党委2021年度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并介绍了学院党委在召开本次民主生活会前进行的理论学习、谈心谈话、征求意见等准备工作情况。 张学龙同志代表学院领导班子聚焦“六个带头”,结合学院工作实际,深入查摆存在问题,深刻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针对成因,提出了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狠抓基层党建工作不放松;持续推进动理论学习入脑入心、走深走实、见行见效;不断增强宗旨意识,团结凝聚广大师生;强化斗争精神,提升斗争本领;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加强作风建设等切实可行的整改思路和举措,并表示要将整改措施同具体工作相结合,将其不断具体化、精细化,把整改措施真正落到实处,让问题从根源上得到解决。 法治学院、法律硕士教育学院领导班子现共五人,其中中共党员四人。根据规定,学院党委书记张学龙、院长陈玺、副书记苏丹和副院长淡新昌分别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四位同志按照文件要求,分别从六个方面依次进行了深入的问题查摆。四位同志本着实事求是、“红红脸出出汗”、不搞好人主义的原则,对彼此的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孙昊亮同志对本次民主生活会进行总结点评。他表示,法治学院、法律硕士教育学院党委高度重视民主生活会,前期准备充分,问题查摆深入,原因剖析深刻,整改措施切实可行,班子成员之间的相互批评实事求是,不谈空话,直面问题。并对法治学院、法律硕士教育学院发展和近期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团结一致,攻坚克难;二是要提高干事创业本领,加强学习,开拓创新;三是要严守廉洁底线,严格管理,防微杜渐;四是要理顺体制机制,优化培养模式,提升培养质量。 张学龙同志代表学院领导班子进行表态发言。张学龙同志表示,感谢孙昊亮同志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具体要求,对法治学院、法律硕士教育学院今后的工作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学院班子成员要结合各自工作实际认真消化、狠抓落实,好的经验要坚持、凝练、推广,存在问题要立行整改,持续推动学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 1103月 喜报 | 法治学院 法律硕士教育学院 《中国法制史》入选《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线示范课程》

    法治学院 法律硕士教育学院 《中国法制史》入选《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线示范课程》    2023年3月8日,全国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正式公布了2023年度《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线示范课程》入选名单,共有26项成果入选,其中涉及14所高校。我校法治学院 法律硕士教育学院法律史团队陈玺、马成、刘全娥、律璞、吕虹、余辉、任亚爱、杨静、王斌通、宋鋆、何丹共同完成的《中国法制史》课程入选在线示范课程建设名单。 《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线示范课程》由全国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开展,旨在通过示范构建课程育人新模式,促进线上线下教学融合发展,推动高校加大课程建设投入,引导广大教师重视课程教学质量,切实发挥课程教学在研究生社会责任、创新意识、专业水平、实践能力、职业素养培养中的基础作用。在线示范课程将统一接入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供学生课程学习、教师教学参考、学校学术交流。

  • 1003月 法治学院、法律硕士教育学院成功举办教学礼仪竞赛

    法治学院、法律硕士教育学院成功举办教学礼仪竞赛 为提升教师职业素养、完善学生自我认知,法治学院、法律硕士教育学院于2023年3月7日于我校雁塔校区智慧教室举办教学礼仪竞赛,并取得圆满成功! 本次竞赛特邀中国形象礼仪行业注册形象管理师冯珂老师进行礼仪知识分享,她从教师的言谈、衣着、体态等方面着重讲解了教师教学的形象礼仪和举止姿态,多维度分析了每个人不同的仪容类型,老师和同学都积极参与到沙龙中,热情探讨自己对美学的见解与看法。     竞赛过程中,我院教师代表、学生代表踊跃参加,在愉快的氛围中师生就新时代女性的教学礼仪事宜进行分享交流;老师们在竞赛之余,也积极分享自己的形象管理心得和经验,同学们也积极参与互动。在学习礼仪知识之外,更为宝贵的是本次竞赛增进了师生情谊、拉近师生距离。 赛后,我院为竞赛优胜老师颁发奖品。活动虽短,但意义深远。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拥有高水平的专业素养是应有之义,高标准的塑造自身的人格和形象亦是提升教学质量的蹊径。《论语·季氏篇第十六》有言,“不学礼,无以立。”,通过此次教学礼仪竞赛,老师们认识到高尚的人格不仅深藏于内,也可以体现于言谈举止中。在追有内在美的同时,外在美亦是不可忽略。修身于内是为君子;内外兼修方为完人。

导师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