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创中心致2019届毕业生的一封信
西北政法大学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 发表于2018年9月14日
亲爱的2019届毕业生同学们:
光阴荏苒、光阴似箭。四年前,你们怀揣梦想来到西北政法大学,转瞬间,毕业季悄悄来临。现在的你们,或许正在为考研、考公做着冲刺准备,又或者在寻求就业、创业的道路上艰难跋涉,风华正茂的你们即将迈向人生新的起点。为了让同学们在就业路上减少阻碍、一路通畅,针对当前的就业形势,作为学校就业工作主管部门,我们想用一封信的方式给同学们几条建议,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认清严峻的就业形势,合理调整就业期望
近些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时代,高校毕业生总人数连年攀升。2018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有820万,再加上出国留学归国人员和没有找到工作的往届毕业生,近两年,全国每年都有将近超过1000万的大学生需要就业,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针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评估自己,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就业规划,确立准确的就业目标,让自己的求职之路变得有目的性、有针对性,不等、不靠、不盲目跟风,避免错失良好的就业机会。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同学们应当清楚自己将来希望做什么?适合做什么?能够做什么?就创中心建议同学们在求职前给自己一个合理准确的定位,形成合理的就业期望值,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积极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在自我评估和社会需求之间寻找平衡点,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位置,一个与自身能力、要求相符并适合自身发展的岗位。事实上,与前些年相比,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大环境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方面,东部沿海地区和大城市、大机关、大企业的人才已经相对饱和,而广袤的西部地区和基层却急需大量人才。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各种优惠政策的出台,民营经济、个体经济大发展的有利条件越来越多,大学毕业生完全可以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到最需要的地方成就一番事业。
二、理性面对公务员考试热,合理安排公考与求职
我校以法学为主的专业特性使得每年有大批同学的主要就业意向为“公务员考试”,同学们投身于公共事业中为人民服务是非常好的现象,但很多同学只考公务员,考完国考等省考,等待之中浪费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最终一无所获。
我们建议同学们要理性面对公务员考试热:一方面,公务员考试招录人数有限,竞争十分激烈。以2018年国考和陕西省考为例,2018年国家公务员计划招录2.8万人,而201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820万;2018年陕西省考招录5718人,而陕西省2018年毕业生超过36万,竞争激烈可想而知;另一方面,公务员职业需要有其相适应的性格、能力、价值观,而在毕业生中,不乏盲目跟风者,其对公务员职业缺乏必要的认识和心理准备,在进入公务员队伍后,对于公务员的职业要求和办事风格等往往不相适应,结果使自己进退两难。如果不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对自己的职业发展作出科学规划和慎重选择,那么他的个人才能就有可能得不到施展,可能会陷入“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境地。
所以,我们希望同学们能够树立良好的择业观,天生我材必有用,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能只把目光放在考公务员这一条出路上,应该主动出击,先就业再择业,迎接挑战,把心态摆正,把眼界放宽,理性看待公务员考试。在求职过程中,只有脚踏实地,勤勤恳恳,才有可能摆脱就业难的局面,在众人当中脱颖而出。
三、珍惜应届生身份
同学们,从开学起到毕业时,你们的身份就属于“应届毕业生”了,和其他就业群体不同的是,大部分用人单位会专门针对应届毕业生进行专门的“校园招聘”(简称“校招”),而另外一种招聘形式就是属于“社会招聘”(简称“社招”)。应届生参加“校招”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校招”的主要形式是在各大高校开展的现场宣讲招聘会和“网申”,通常这样的“校招”时间、地点集中;而“社招”面向的是有工作经验的群体,时间、地点均不确定,应届生通常都达不到其应聘条件。因此,同学们应当珍惜应届毕业生身份,抓住在校期间的时间,积极参加各类招考招聘活动。
四、积极主动抓住“校招”黄金期
在求职过程中,有的放矢抢抓就业时机则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校招”素有“金九银十”的说法,从近几年的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应届毕业生求职的最佳黄金季节是9月-12月初,大部分高质量的用人单位均在此期间进行“校招”。根据就创中心的观察,我校有些毕业生心态过于放松,消极就业;有些毕业生忙于考研或者考公务员,无暇顾及就业信息;还有些同学面对众多选择时瞻前顾后、犹豫不决,总是期待后面还有更好的,往往错失就业良机。等到明年3、4月份再去找工作时,用人单位招聘计划已满,不少同学后悔不已。
五、积极关注各类就业信息
搜集就业信息是顺利开展就业活动的第一步,谁能及时获取信息, 谁就获得了求职择业的主动权。我们希望2019届的毕业生同学们要积极关注学校就业网和目标地域地市人才网,及时、全面掌握有关就业的各种信息,并进行认真地分析、筛选、整理,最终作出正确判断,积极把握住宝贵的求职高峰期,珍惜每一次就业机会。考研的同学,也可以适当关注一下与自己专业对口的招聘信息,了解就业形势,未雨绸缪,为将来做好两手准备。学校每天安排专人通过电话、网络、校友等媒介,收集大量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在“西北政法大学就业网”(http://job.nwupl.edu.cn)、就创中心微信公众平台(公众号:西北政法大学就业创业)、毕业生千人QQ群上发布,希望同学们养成每天登陆浏览就业网的习惯,及时获取就业信息,积极参加各类“网申”和招考招聘活动,以免错失就业良机。
六、积极主动参加校内外各类招考招聘活动
从9月10日开始,校内针对2019届毕业生的各类专场宣讲招聘会全面开始,我校“2019届毕业生大型就业供需洽谈会”也将于11月、12月分别举行,届时请同学们及时关注参会单位相关信息,针对不同的部门和岗位要求制作简历,积极应聘,以免当场犹豫不定或材料不全错过时机。
需要提醒同学们的一点是,根据相关规定,各大高校的校园招聘活动均面向外校毕业生免费开放,同学们不仅可以参加本校的校园招聘活动,也可以参加外校的校园招聘活动。由于我校是一所纯文科的政法类院校,而通常用人单位需求的专业更多,更喜欢去一些专业较齐全的综合类的院校开展“校招”活动,所以这些学校的“校招”活动安排非常密集、单位质量也很高,希望同学们把视野放宽到各大高校的校园招聘活动中去。按照往年的情况,我校毕业生在西安交通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参加校招活动时签约人数较多,学校也会根据重点单位招聘情况,通过“就业大巴车”等方式组织同学们外出求职,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报名参加。
七、提高就业能力,保持良好心态,积极迎接就业挑战
就业过程中,同学们不可避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与困难,不管就业过程是顺利还是坎坷,大家都要找出过程中的得失,及时地进行弥补、修正,进一步完善、提升自我,不断加强思想品德修养,增强自身就业能力,适应社会需求。无论处于何种心境,都应让自己理智地面对现实,特别是面对逆境时,大家要以一种永不言弃的精神执着面对,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心态,学会用微笑面对挫折,更要充满自信,冷静观察,调整好心态,勇敢迎接挑战。
八、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注意求职择业安全
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同学们一定要学会识别招聘、笔试、面试、签定就业协议等信息的真伪,避免误入“传销”、“黑中介”、“网络贷”等歧途,严防以招聘为名进行的诈骗活动。要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地参加校外招聘会,对于接到外地陌生单位的招聘信息,要核实其真实性、合法性,不要轻信,更不要轻易将个人联系方式(尤其是家庭电话)等信息告诉他人或在网上发布,遇到把握不准的信息要及时向学校就创中心或学院辅导员反映。
为了维护求职择业秩序,同学们要树立诚信签约意识,自觉遵守校规校纪,严格履行请销假制度,不影响他人学习生活,并注意择业期间人身和财产安全。
就创中心提醒同学们在求职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利用网络、报刊等公共媒体上的招聘信息,一定要先经多方核实才上门应聘;
2、对主动打给你的招聘电话,要非常警惕。遇事要与家长、老师、同学商量;
3、对只留联系手机号码,而以各种理由搪塞或拒不提供固定电话号码的招聘信息,不要轻信;
4、对无正当理由只招女生,甚至规定不准同学或家人护送去面试的招聘信息,女生千万要小心;
5、各高校组织的校园招聘活动不收取毕业生任何费用,同学们对任何中介以大学生培训或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为借口的收费项目均要提高警惕;外出求职不要轻信一些小型或证件不齐的中介公司,对诸如要求交保证金、去指定医院体检等骗取钱财的不合理要求要谨慎分辨。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衷心希望2019届毕业生同学们积极行动起来,满怀激情、充满自信、追寻自己的理想,开拓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学校会在这个毕业季邀请更多的用人单位来校举办招聘会,会收集更多的用人需求信息通过学校就业信息网等媒介发布,会适时地引导、帮助你们解决求职择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希望同学们在就业过程中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能够及时与辅导员或学校就创中心联系!
祝2019届全体毕业生前程似锦!
就创中心电话:029-88182405(针对学生)88182290(针对用人单位)
邮箱:88182290@163.com 传真:029-88182290
校就业网网址:job.nwupl.edu.cn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西北政法大学就业创业”
办公地点:长安校区学生公寓二、四号楼间裙楼二楼
办公时间:每周一至周五上午8:30-12:00 下午14:30-18:00
西北政法大学就业创业指导中心
2018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