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学院、法律硕士教育学院召开2023届毕业生就业工作部署会
9月27日上午,法治学院、法律硕士教育学院在学院会议室召开2023届毕业生就业工作部署会。学院领导班子、毕业班辅导员参加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副书记苏丹主持。
苏丹同志传达学校就业工作推进会最新会议精神,对我院2022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总结,在总结相关数据基础上分析近两年法科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规律,对202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好的做法进行总结,对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对2023届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进行了全面准确的研判。要求全体毕业班辅导员要科学总结202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在开展2023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时注意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优化。并对下一阶段就业工作重点方向进行安排部署。
学院党委书记张学龙在听取苏丹同志的汇报后,对学院2023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他强调,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清楚认识到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一方面关系着每个家庭的幸福和国家社会的稳定,另一方面,反映着学校的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质量,要强化责任担当,切实增强就业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本领,做好学生求职路上的“服务员”、“领航员”,以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在解决现实“急症”的同时,引导毕业生清楚认识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破除错误就业观念,树立科学择业观。二是学院就业工作要有前瞻性和预见性,提早进行系统规划、统筹谋划,根据工作实际分阶段、有针对性的开展长效性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杜绝“前期不管、后期发慌”的情况出现。三是学院要加强对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关心指导督促力度,由教务部门牵头,联合各导师组,制定毕业生学位论文写作进度时间表,通过微信公众号、班级群、导师通知等方式定期督促毕业生按照时间表的安排逐步完成学位论文撰写与学位申请,帮助学生消除学术惰性,增强紧迫感和自觉性,按时完成学位论文撰写,避免因学位论文不通过给求职带来的负面影响。
院长陈玺结合202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经验,对2023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就上一届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造成“慢就业、不就业”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从主观层面讲,学生对严峻就业形势认识不到位,不能全面客观进行自我定位,未能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就业目标、扭转就业观念已经成为导致“慢就业、不就业”现象的主要方面;从客观维度看,受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用人单位提供的就业岗位缩减与毕业生数量连年增加的结构性矛盾愈发突出。围绕上述原因,在今年的就业工作中一定要把握好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调动学院各方力量对学生进行多轮就业指导,这种就业指导不能停留于表面,要深入学生的实际就业困难中,有真招、出实招、解决真问题,要积极主动的、分阶段有计划的开展系统性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尤其要打破“唯公考论”的就业偏见,形成“多条腿走路”的就业思路,吃透毕业就业政策。二是学院要充分利用学科平台、专业优势大力开展校企合作,深入挖掘优质就业资源,为学生拓宽就业信息获取渠道,结合学生求职目标、需求特点,向学生传递有针对性的就业信息。
副院长张书友、淡新昌围绕就业指导工作的规律和内容分享自己的观点。他们表示,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找出“慢就业、不就业”的本质性原因,对症下药,要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研究生三年的学习生活始终,工作思路和方法要符合就业工作规律、学生思想特点和社会需求。在进行就业指导过程中,要注重对毕业生求职技能的培训,全面提升毕业生简历制作、面试技巧、沟通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帮助不同专业背景、求职目标的同学梳理入职该行业应当具备的相关资格证书,对覆盖范围广、社会需求高、学生考取意愿强的职业资格考试可聘请专业人士进行讲座辅导,以增加毕业生求职成功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