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兆涛
法学博士
宁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逐梦西法大——漫漫奋斗求学路
1999年,带着对大学的憧憬,懵懂的山村少年江兆涛正式成为西北政法学院法学三系的一份子,由此开启了自己的法律之旅。平淡而充实的度过本科四年时光后,江兆涛对自己的未来之路产生了些许迷茫,2003年本科毕业后的江兆涛在西安飘荡了一年。响鼓不用重锤,好马自知奋蹄。在那段日子里,他重新找回了自己的方向——继续求学,塑造自我。2004年他成功考取西北政法大学法学硕士研究生。在江兆涛的学习之路上,比起学霸的意气风发,我们看到更多的是普通人的默默耕耘。谈及自己在西法大校园里的难忘时光,他说道:“2006年,母校成功从西北政法学院升为西北政法大学,自此我们自豪地称自己为“西法大”人,很长一段时间里这种称号的变化让大家都很开心激动”。
提及自己在西法大遇到的老师,江兆涛动情的说道:“我最怀念的老师是第一任辅导员杨仑老师。杨老师用心了解每一位同学的特点与长处,平等关爱每一位同学。引导、鼓励尽可能多的同学在大学期间积极参与班级管理、服务同学,培养同学们的综合能力。法学院校的教师肩负着比一般院校教师更重的责任——为法治国家培养优秀法治人才。”
“法治信仰,中国立场,国际视野,平民情怀”。江兆涛在西法大读书时,这十六个字还没有刻石矗立于校园中,但他从当时的贾宇校长和各位老师言传身教中能感受到这种理念。真理的波涛,喷涌而出就奔流不息;理想的火焰,一经点燃就不会熄灭。作为西法大的学子,江兆涛无时无刻不在践行着校训,行走在法律的康庄大道上。
投身工作——笃行致远成事业
2010年博士毕业的江兆涛,受时任宁夏大学政法学院院长潘忠宇教授盛情相邀,入职宁夏大学,成为一名任课教师。江兆涛希望自己在教学科研这条路上能够有所作为,他深知自己对于学术的热爱,相信自己未来可期。在工作中遇到困难的时候,他总是表现地从容淡定,江兆涛对于工作压力的释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要注意自我调适,多与积极、乐观的朋友交流。”在宁夏大学工作的这些年,他潜心学术科研,重视理论实践,多次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其中一篇还被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全文转载;此外,他还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代州县司法过程中民间规则运用研究”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多元与一统:清代地方诉讼制度研究”。那些看似不起波澜的日复一日,会突然在某一天让人看到坚持的意义,江兆涛就是这样在坚持中不断进步,不断走向成功。
在与江兆涛老师的访谈过程中,他一直在强调要保持与时俱进、终身学习的理念。他说道:“现代社会,知识更新非常快,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才能不被时代所抛弃。”最快的脚步不是冲刺,而是坚持。正是这种坚持学习的态度让江兆涛在事业中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持之以恒——登高望远健体魄
可能是在访谈中感受到了学弟学妹迫切取经的心情,江兆涛老师对于成功经验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不论是学习还是工作,他都强调要保持健康的体魄,注意锻炼身体。面对工作上遇到的困难,他感慨道:“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健康的体魄很难适应、支撑高强度的工作。”努力是人生的一种精神状态,是对生命的一种赤子之情,而健康的体魄是努力进步的基础和源泉。
在工作之余的休息时间,江兆涛喜欢爬山旅行,亲近自然。“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登高望远不仅给他带来了身心的放松,也感悟了“行胜于言,敢于攀登才能俯视一切”的人生哲理。在日常生活中江兆涛也会借助音乐放松自我,陶冶情操,舒缓自己的心情,释放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当年那个青涩的怀着法律梦想的青年,如今不仅在工作岗位上打磨自己成为一名卓越的法学教师,也懂得了释放压力、拥抱生活的美好意义。
时间是最富意义的变量,也是最为公正的朋友,充满魔力而又见证进步。在时间这条路上,江兆涛留下的每一个脚步都见证了他的付出和收获。前进道路不会一帆风顺,但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脚踏实地,仰望星空,江兆涛用最坚实的法律人风范、最纯粹的初心和最实际的行动在法律的万千世界中长成了枝繁叶茂的模样。
院友寄语
我的青春都在西北政法,亦时常怀念西法大的求学时光。在西北政法的七年时光中,有幸结识一众良师益友,使自己一步步成长为具备了基本法学知识的法律人,也使自己由一个来自小山村的懵懂少年成长为能适应现代都市生活的青年。在学校85周年校庆之际,希望母校越办越好,祝福母校蒸蒸日上,祝愿母校再创辉煌!